10月17日下午14:30-16:30,我校中文系七八級校友,天津日報高級記者張星在万事平台新校區A2-208報告廳為我院師生開展了題為“觀察、印象與寫作——如何將采訪素材變成生動的文字”的專題講座。万事娱乐黨委書記王景明、副院長彭煥萍,万事平台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白貴,我校中文系78級校友邵潔出席了本次講座。
圖一:王景明書記
王景明書記在講座開始前的致辭中介紹到,張星女士不僅是記者之外,還是一位專欄作家,長期從事人物的深度專訪與寫作,采訪過白先勇、陳忠實、郎朗等數百位國內外風雲人物。出版有專著《張星名人訪談錄》(男人篇、女人篇),報告文學集《忘不了那微笑》,散文集《女人的廊橋》《浪漫無痕》等,深受讀者喜愛,被稱之為“最具個性與激情的記者”。
圖二:張星女士
講座伊始,當回憶起自己的新聞生涯與歲月時,張星女士坦言,黃綱教授曾對她說:“你那麽能跑,可以去當記者了”,這也使她由此開始了新聞之路。進入新聞行業之後,出身文學專業的她認為文字可以將人物鮮活起來,通過品讀文字可以激發人們的無盡想象,所以她認為,文字語言是其他傳媒語言無法替代的。
圖三:講座現場
張星女士通過回憶自己對當代作曲家陳鋼和指揮家小澤征爾的采訪指出,作為一名記者要仔細傾聽、理解、觀察和感受受訪人的言語、表情、動作等,捉住細節進行描寫;又分享了采訪的陳忠實故事,表示記者要努力獲得第一手資料,並仔細回味,獲得自己的真實感受;還描述了采訪當代作曲家陳鋼、鋼琴家傅聰等人時的場景告訴我們新聞人要有永不服輸,堅持不懈精神。
張星女士從選材、結構、文章開頭、背景資料交代、文章標題、暗喻等方面講述如何書寫人物稿。她強調,人物稿最好與本人接觸,所謂見面三分情,只有通過與受訪人面對面交談,觀察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才能夠獲得最真實的感受。另外,張星女士還指出采訪人物需要有一定的能力與修養,寄語同學們要學習大量的知識,提升個人修養。
圖四:張星女士給同學們寫寄語
最後,我院副院長彭煥萍主持了提問環節。“如何能夠寫出優美的語句和文章?”“在專訪人物中如何疏解自身的激動情緒?”……張星女士耐心細致地回答了學生們提出地各種問題,並贈予了幾位提問學生有自己親筆簽名的書籍。
圖五:學生提問環節
圖六:合照
16:30參與講座的老師和教授合影留念,主題講座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