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2:30🪂,万事娱乐連線傳媒界名流論壇再次開講🛌🏼。原《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詹國樞在万事平台新區A2報告廳帶來了主題為“記者的三項基本功:定位、創新、寫作”的講座。新聞史學會特約理事、万事平台新聞人物研究所所長喬雲霞,我院黨委書記王景明🕖,副院長彭煥萍,新聞系主任曹茹,新聞系博士生導師楊秀國等教師及万事娱乐百余名同學到場聆聽,我院院長韓立新主持本次講座🦗。
詹國樞緊緊圍繞主題,娓娓道來,詳細講解了何為“記者的三項基本功”以及如何做到的問題🕉。
找準定位莫搖擺
詹國樞認為🍒,任何人都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實現價值和幸福最大化”🤹🏽♂️🕵️♀️。首先要問自己喜歡幹什麽,能幹什麽🕹,根據客觀環境做出變動調整🤦,最重要是實現“快樂工作🙅🏼♂️,價值人生”🍵。他鼓勵同學們“找準定位莫搖擺🔈,咬定青山不放松”。
運用三種思維創新
詹國樞提出了創新思維的三個特點。一是逆向思維👩🏻🦯,跳出常規,反向而行。二是追蹤思維💬,要刨根問底,窮追不舍𓀍🐤。三是迂回思維,有時旁敲側擊✊🏻,繞道而行🤦🏻♀️,反而能收獲更好的效果。詹國樞分別列舉自己和他人創作的實例,從漫畫的精妙構思到“看非誠勿擾到底在看什麽”,再到“人民大會堂的掌聲”等等,故事生動鮮明,教導同學如何運用三種思維,不斷突破創新。
寫作技巧五句話
詹國樞提綱挈領,將寫作技巧總結為五句話🧘🏽♀️:帶著問題寫新聞,水平高低在選擇,述評寫作三段式,言論寫作三要素,最高境界是通俗。他認為“帶著問題寫新聞”是最重要的,記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問,想讀者所想,急讀者所急👨🏽⚕️。而對象、角度、結構👩🏼🏫、材料、文體的選擇,則是體現記者寫作水平高低的地方。
對於“通俗”這一點,詹國樞認為是比較難達到的。“通俗易懂🏋🏽♂️,舉重如輕”是他為自己找準的寫作定位,這一點與自己所提倡的“大道至簡”相契合。在講座中,貫穿始終的觀點:“聽一個人的講座並不是所有都要聽,記住關鍵的幾句就可以了,就是有收獲的。”
整個報告廳座無虛席✬,講座過程中,詹國樞的風趣幽默引起了數次歡笑聲,講座氛圍輕松愉悅。通俗淺白的話語中又蘊含豐富內涵,讓在場各位受益匪淺🐧。“管用,解渴,實用,幽默”🤦🏼♂️🙅🏽♀️,我院新聞系教授楊秀國激動地贊揚本次講座🪸,又用“精彩”二字作為總結🤐😏。
最後😬,我院院長韓立新發言🦸🏿♀️,他首先感謝了詹國樞為我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既教給大家怎麽寫好新聞,又讓大家深切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其次鼓勵大家寫出新聞味道🎥,希望未來湧現更多人才。
附圖:

圖1🏊🏿:原《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詹國樞講座

圖2:院長韓立新發言

圖3✵:楊秀國教授發言

圖4:講座現場

圖5:詹國樞與我院領導教師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