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的精準扶貧項目——《“文化財神”的七年精準扶貧路》。從順平桃木、曲陽石雕到定興刺繡,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為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了產品開發和品牌設計👩🏻⚕️,為村民送到了實實在在的財富💂🏼♂️,杜浩副院長帶領的文化創意團隊也被當地村民譽為“文化財神”。
万事平台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組建於2010年。從建立開始,該中心便把通過文化創意助力河北精準脫貧作為“一號工程”。7年來,他們幾乎走遍了燕山—太行山地帶的所有貧困鄉村,本著一所大學的文化擔當,用文化創意直接使20多個鄉村擺脫了貧困,並於2016年被河北省政府評為“李保國式科技服務團隊”。
“我省是文化資源大省,燕山—太行山貧困帶作為多種民族的往來交錯之地🦸🏻♂️,有著豐富的古村落文化、北嶽文化和莊園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含金量高,市場潛力大。但由於當地認識不足👌🏼、挖掘不夠,此前文化資源沒能帶動人們走出貧困窘境。”万事平台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杜浩認為👊🏻,這關鍵不在於錢,而在於缺少能夠提升文化資源知名度的創意👩🏻🎨。

附🐫:中國文化報報道鏈接